>
永和二十二年冬,大雪漫天。
历时一个月的藩王政变最后以镇国公和萧明寒的黑骑营里应外合,全部歼灭。
此后,圣上亲自下旨,立萧庭业为皇太孙。
至于有着从龙之功的镇国公府被封为超一品将军,爵位世袭。
我爹官复原职,依旧担任内阁首辅。
永和二十五年,摄政王萧明寒每日抱着还未睡醒的庭业上朝,而后等他醒了再抱回来。
我搬进了长春宫,太皇太后一怒之下,宣萧明寒入宫。
“景寒,你是辅政大臣,又是新帝王叔,如果你站在崔明熙身后,待新帝长大,你便是亲政的阻力,到时候别说新帝,就连崔明熙都容不下你。”
“那又有何妨,只要太后娘娘一句话,儿臣甘愿死在她的刀下。
您年岁已大,朝堂上的事,你还是别掺和了。”
“好,好的很,哀家倒要看看你们这对奸夫淫妇能笑到何时。”
“这就不劳您费心了,毕竟先太子卧病在床时,您都能避而不见,那可是您的亲子,至于本宫,要不是命大,只怕也早就死在了您的手里。”
“崔明熙,你比哀家幸运。”
她最后只留下这一句话,背影佝偻的向外走去,夕阳将她的影子拉长,仿若她这短暂的一生。
我本就不是什么良善之人。
如果东宫妃嫔所生不是公主,我也不知自己会如何对她们。
如果心慈手软,将来可能会换来对方的倒戈相向。
如果赶尽杀绝,又对不起我心中仅存的那一丝善念。
幸好,上天待我还算不薄,没有让我做这般艰难的选择。
永和三十年,年仅八岁的萧庭业亲政。
摄政王萧明寒请旨领兵北伐。
出发那日,我见了他一面。
“摄政王,此去北疆,万分小心。”
“臣谨遵太后懿旨。”
而后转身大步离开,踏马上路。
看着他飞奔离去的身影,我的眼泪流了下来。
萧明寒,如果有来世,我希望我们不要再遇见。
如果没有我,你定会如年少时所期待的那样,守着一人过一生。
八岁的小庭业站在我的身旁,看着远行的军队,声音洪亮。
“母后,王叔说孤会是史书上说的千古一帝,您觉得呢。”
“当然,业儿这么优秀,定会成为那千古帝王。”
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,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。